金价持续飙升带动刷信用卡“炒金” 多家银行发文警示风险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3055美元/盎司,累计涨幅已超15%。国内黄金市场同步飙升,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710元/克,引发不少投资者“追涨”,甚至出现了通过刷卡购买黄金,以低成本或无成本“炒金”来赚取差

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3055美元/盎司,累计涨幅已超15%。国内黄金市场同步飙升,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710元/克,引发不少投资者“追涨”,甚至出现了通过刷卡购买黄金,以低成本或无成本“炒金”来赚取差价的方式。为此,多家银行于近期发出风险提示,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涉足黄金等投资领域。

有人刷30万信用卡“炒黄金”

屡创新高的黄金价格带动了消费投资热潮,为“追涨”,刷信用卡“炒金”并迅速套现的操作在网络上悄然兴起。部分投资者在黄金价格下跌时通过刷信用卡购买黄金,待金价上涨后再卖出,还清信用卡的同时从中赚取额外的利润。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用户现身传授“攻略”:“去年底信用卡梭哈了30+W,小黄鱼终于起飞了……”“有活动的到时候买,(刷信用卡)基本上都是6-12期免息,我年前就买了,现在还完了,(黄金)价格也涨了不少!”“我是这两年用‘借呗’,每次买两颗金豆,然后用闲钱不断地还,如此反复,已经攒了500克了,升值了快一半,虽然有利息,但是和升值的黄金比,九牛一毛。”

记者发现,传授攻略的网友多为线上购买品牌金店的黄金饰品或金条,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种优惠“薅羊毛”后,再通过信用卡或者花呗、白条等免息优惠活动进行分期,一番操作下来后,原本市价900多元/克的黄金,每克买入价可降至六七百元。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去年10月21日在某电商平台买了个20克的素(金)圈镯子,各种领券叠加免息后减了100元,折算下来到手628元/克,而当天各大金店线下门店的柜台金价为806元/克左右。不过记者查询发现,今年1月21日左右,各大品牌金店柜台的黄金回收价在625元/克上下浮动,这也意味着,三个月的信用卡免息期满后,该网友如果出售手中的黄金也未能如愿实现获利了结,更好的选择是继续持有。

短期套现需关注手续费用

事实上,通过刷信用卡、花呗等方式购入黄金,待价格上涨后再卖出获利,看似轻松“空手套白狼”,实则在波动的黄金价格中暗藏不少风险。

广州东山百货业务部经理戴崇业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消费者购买黄金后想在短期内实现套利,有一定难度,“除非黄金价格短时间内狂飙。”具体来说,想在金价上涨时赚到差价,卖出时的黄金价格要能覆盖到买入的黄金价格,涨幅带来的收益至少也要高于投资成本,若黄金价格下跌,投资者更可能无法在出售时获得预期收益。

通常来说,消费者购入金条时需在黄金交易所的基准金价基础上每克额外支付10元左右的手续费,在回购时,回购价格一般会在基准金价基础上每克减少2-4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购买投资型金条,投资者实际需要承担每克12-14元的手续费成本。举例来说,3月25日东山百货的黄金基准价为709.5元/克,当天回收价格为690元/克,一进一出已经有将近20元/克的差价,“投资者短时间内获利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国际金价往上波动,甚至是大幅波动的前提下。”

有银行提示刷卡投资风险

针对信用卡“炒金”行为,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黄金投资领域。

江苏银行发布公告,近期黄金价格波动较大,不法分子通过各种“炒金”“抢金”“套现”等手段诱导持卡人进行信用卡“炒金类”投资,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信用卡使用规定,更存在巨大资金风险,若黄金价格波动导致亏损,持卡人需自行承担价差、手续费等成本,甚至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风险。该行明确表示,不得将信用卡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理财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股票、基金等。

兴业银行也公告明确,如持卡人信用卡交易出现监管限制行为或该行认定的风险特征时,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该行有权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提醒、降额、限制交易、限制分期、要求提前还款等风险管控措施。

某国有行广州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常来说,消费者刷信用卡在线下或线上金店购买黄金并不受限,银行会通过客户购买的黄金产品种类和消费次数来判断交易性质属于日常消费还是投资行为,如果银行大数据系统监测到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刷卡购买黄金的笔数过于频繁或数额过大,可能会判定持卡人的行为存在风险,在此情况下信用卡可能会被暂停使用。

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通过信用卡“炒金”的行为不仅会让投资者面临黄金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还需承担信用卡透支产生的高额利息成本。若黄金价格下跌,投资者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投资本金可能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仍需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及利息,违约风险显著增加。更为严重的是,银行一旦发现此类违规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未来申请贷款或其他金融业务的资格。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