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印度总理莫迪强调要缓和中印关系,另一方面主动派人来北京磋商敏感问题,对中国做出让步,可以说,莫迪政府对中国拿出了“史无前例”的友好态度,难道在中美之间,印度政府真的想通了?
自从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得到妥善处理后,印度政府对中国的主动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前不久,印度政府主动放出消息,要与中国发展健康且自然的竞争关系,在外贸、经济等众多领域放宽条件,吸引更多的中企前往印度投资建厂。
印度政府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主要是美国在背后推了一把。去年11月,特朗普确定赢得大选之后,莫迪政府就一直主动对美国示好,可是特朗普显然有自己的计划,直到宣誓就职之后,才回应了印度政府的热情。
起初,莫迪认为,凭借他与特朗普之间早在4年前打下的感情基础,美印关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万万没想到,特朗普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印度总理是美国政府邀请访美的第一梯队,但这场会面显然是个鸿门宴。
在美印闭门会谈期间,两人短暂的寒暄之后,莫迪向特朗普说起了关税一事,希望特朗普能给印度开个绿灯。特朗普一听到关税两个字,瞬间警觉起来,语气非常严肃,表示印度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可是非常高的。此外,特朗普还强调,“对等关税”一事没得商量。
从特朗普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莫迪或许还想找机会再与特朗普讨论相关事宜,可特朗普直接断了莫迪的念想。每次提到关税问题,特朗普都要点名印度,要对印度征收对等关税。眼看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这么不友好,莫迪政府及时调整对华策略,主动示好的频率越来越高。
此前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强调,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莫迪也提到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一切,不过是印度政府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多国似乎很默契的分成了两个主要阵营,分别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莫迪政府虽然一直保持着两面三刀的策略,在美国、俄罗斯之间试图两头通吃,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西方阵营显然已经将莫迪拒之门外,于是,莫迪紧急调整策略,要赶紧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实际上,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的好处全球有目共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沿线各国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越来越多国家想加入到这一宏伟的倡议中。印度方面虽然你不愿意承认,但更多国家选择与中国合作确实是事实。
印度政府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处处想压中国一头,奈何该国的实力配不上野心,再加上美国方面的不友好政策,印度政府决定,先放下所谓的面子,确保自己不会被国际社会发展所抛弃,于是就有了印度对华示好这一出。
值得一提的是,中印边境问题始终是横在两国之间的羁绊,虽然当前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管控,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印度政府再次派遣代表团前往北京共同主持中印外交官员磋商会议,希望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根据外交部网站的消息,这次磋商的气氛非常愉快,彼此之间都比较坦诚、务实。磋商期间,印方表示,要加强与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和国际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推动多边主义、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推动中印关系能朝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
从印方的表态来看,在见识到美方的强硬手段之后,该国似乎已经认清了局势。此前,印度不仅想压中国一头,还想实现“南亚霸主”的梦想,但在全球局势大变革的背景下,印度政府显然暂时搁置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走上了更务实的道路。
不过也有人担心,印度这样做,只是想希望吸引更多的中企投资,其实是酝酿的新一轮“杀猪盘”计划,也许印度政府确实对外企不太友好,多个中企也曾被印度政府摆了一道,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印度政府抉择的关键时刻,若印方还有那么龌龊的心思,最终很可能会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国运。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即便印度制造的东西,并不都是我们的必需品,但作为搬不走的邻居,能友好相处总比支持对抗更好,只要印度政府不给中国添乱,其实我们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不管怎么说,印度能对华主动放低姿态,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姿态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定要做好应对一切突发状况的准备。毕竟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为了利益,谁也不知道印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但现在印度政府主动示好,那么中方一定会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但若是印度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别怪中方出手的时候不客气。毕竟对于印度这种“墙头草”,我们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0 条